中國(四川)第5批援安哥拉醫療隊隊長周祖剛:做中醫藥文化的傳播者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men) 走出國門,肩負祖國重托,以實際行動履行著偉(wei) 大無私的國際主義(yi) 援助義(yi) 務;他們(men) 牢記使命,以堅韌不拔的意誌和強烈的人道主義(yi) 精神,攻堅克難、救死扶傷(shang) ,為(wei) 受援國人民提供專(zhuan) 業(ye) 的醫療服務,使數以億(yi) 計的患者解除病痛,在為(wei) 國家贏得榮譽的同時,也與(yu) 受援國一道收獲了比黃金還寶貴的真情與(yu) 信任。
援外醫療工作是一項艱巨而光榮的任務。2019年6月,中國(四川)第5批援安哥拉醫療隊隊長周祖剛,與(yu) 醫療隊的同事一道開啟了為(wei) 期兩(liang) 年的援非征程。在那裏,有坎坷,也有感動;有艱辛,更有收獲。
肩負國家使命 不忘援非初心
今年43歲的周祖剛,是18luck线上娱乐從(cong) 事針灸專(zhuan) 業(ye) 的一名副主任醫師。剛接到援非任務的通知時,他有過猶豫:於(yu) 公,醫生治病救人是本職工作;但於(yu) 私,他還有父母、妻兒(er) 需要照顧。最終在家人的支持下,他選擇了舍小家、為(wei) 大家,報名加入援安哥拉醫療隊。經過係統的培訓學習(xi) ,他被任命為(wei) 中國(四川)第5批援安哥拉醫療隊隊長。
周祖剛所在的醫療隊共12名隊員,他是其中唯一的針灸醫生。在受援地——安哥拉首都羅安達省總醫院,他努力克服硬件上的不足,運用頭針、拔罐、耳穴埋豆、刺絡放血等中醫治療方法,為(wei) 當地患者治療頸椎病、偏頭痛等疾病。
2020年,當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的時候,周祖剛和隊員們(men) 在祖國強有力的支持下,為(wei) 受援醫院提出了22條防疫措施建議,並積極聯係相關(guan) 部門為(wei) 當地醫院捐贈防疫物資、發放宣傳(chuan) 資料、推廣中國戰疫經驗。在做好自身防護的同時,也盡最大努力傳(chuan) 遞中國的戰疫聲音,為(wei) 當地抗擊疫情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醫“綠色療法” 海外實力“圈粉”
曾經一位63歲的女性患者,雙眼瞼、麵肌、口唇不自主抽動4年,被診斷為(wei) 梅傑綜合征,是一種少見難治的神經係統疾病。由於(yu) 眼瞼不停抽搐影響視力判斷,所以她行走時經常摔倒,也不能再安全駕車,社交受到極大限製,為(wei) 此她不得不提前退休。患病後她曾做過4次肉毒素注射治療,症狀沒能得到很好控製。情緒焦慮,睡眠也差,後經介紹嚐試針灸治療。
周祖剛知道,這種長期遭受疾病折磨的患者不太容易接受新的治療方式,況且還是根本不了解的中醫針灸。所以他先幫患者分析病情,說明針灸的治療方式和作用,漸漸地建立起了信任。經過1次治療,患者麵部抽動明顯緩解,第二天就驚喜地告訴醫生自己的睡眠也有所改善。經過2個(ge) 月的持續、規範治療,這位患者的症狀終於(yu) 得到很好的控製。她和其他很多經中醫治愈的患者一樣,成為(wei) 了鐵杆“中醫粉”。
截止目前,周祖剛在當地共針灸治療患者約8200餘(yu) 人次。“作為(wei) 一名中醫,我時常告誡自己,要大力傳(chuan) 播、發揚中醫,讓越來越多的人信中醫、愛中醫、用中醫。”周祖剛說。
變“供氧”為(wei) “培養(yang) ” 助力人才“續航”
“我們(men) 的醫療援助既要‘輸血’,又要‘造血’,才能長久地為(wei) 非洲人民帶去健康。”周祖剛在繁忙的工作之餘(yu) 經常思索:如何更好地做到“授魚”和“授漁”相結合?
於(yu) 是,他利用休息時間給當地醫務人員辦講座,還手把手的指導他們(men) 親(qin) 自體(ti) 驗隔薑灸、隔蒜灸、溫針灸、懸灸等治療方法。通過開展這類互動性較強的講座,讓大家對中醫針灸治療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在這期間,他還為(wei) 當地培養(yang) 了1名能夠獨立開展針灸治療的針灸醫生。從(cong) 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漁,周祖剛和隊員們(men) 不僅(jin) 救治了眾(zhong) 多患者,也為(wei) 當地留下了一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當問及周祖剛在援非期間最大的感受是什麽(me) ,他堅定地說:“祖國的強大,就是我們(men) 的最大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