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二十四節氣——立春

發布時間:2021-02-03 10:29:00


立春

左河水

東(dong) 風化雨逐西風,大地陽和暖氣生。

萬(wan) 物蘇萌山水醒,農(nong) 家歲首又謀耕。

“立春”時節,自然界陽氣生發,天氣由寒轉暖,萬(wan) 物因此複蘇。立春節氣分為(wei) 三候:“一候東(dong) 風解凍,二候蜇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立春五日後,東(dong) 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解凍之後凍痕消融於(yu) 水中;再過五日,蜇居土中冬眠的昆蟲慢慢開始蘇醒,蘇醒卻動搖未出;再有五日,河冰開始溶化,魚兒(er) 開始到水麵上遊動,此時水麵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兒(er) 托負著一樣浮在水麵。

天人相應,春季是人體(ti) 陽氣生發之時,是四季裏麵以風為(wei) 主的季節。所謂“一年之計在於(yu) 春”,農(nong) 民開始謀劃這一年的耕種,人們(men) 也應該在春季開始為(wei) 健康的身體(ti) 打好基礎。“立春”前後以及立春節氣之後的時段,注意保養(yang) 生發之陽氣,以順應“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原則。如果違逆了春生之氣,便會(hui) 損傷(shang) 肝髒,使提供給夏長之氣的條件不足,到了夏季就容易發生寒性病變。




那麽(me) 如何在立春時節助陽生發呢?

1、導引術  春天是做導引的最佳時間,所謂“動則生陽”,中醫傳(chuan) 統運動的“八段錦”在這個(ge) 時候是最適合不過了。八段錦,即八段不同的動作,古人認為(wei) 這八段動作美如錦繡,故稱為(wei) 八段錦。八段錦通過調節呼吸,配合肢體(ti) 的拉伸、搖擺和旋轉等動作,達到柔筋健骨、行氣活血、調節五髒六腑的目的。

2、艾灸  春季陽氣生發、萬(wan) 物複蘇,同時也是各種疾病及慢性病複發的季節。因此,春天是適合慢性病治療的時間,尤其適合風寒、濕痹的病人用艾灸來治療。同時陽虛體(ti) 質的人在立春之際就可以開始施灸,一直堅持到夏季三伏天,體(ti) 內(nei) 陽氣逐漸旺盛,陽虛引起的怕冷等症狀會(hui) 逐漸得到改善。但是若屬於(yu) 濕熱體(ti) 質或陰虛體(ti) 質的人艾灸,短期內(nei) 會(hui) 有上火的跡象。所以艾灸也要因人而異,辨證施灸。建議大家在中醫專(zhuan) 家指導下使用艾灸。

3、春捂  春季以“風”為(wei) 主氣,雖然大地表麵開始回暖,但是本質還處於(yu) 一片寒冷狀態,天氣乍暖還寒,人體(ti) 陽氣始生而尚未強壯,毛孔腠理初開而正氣易虛,此時最易生病,《黃帝內(nei) 經》講“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故此時做好“春捂”尤其重要,衣著應寬鬆但又保暖,“捂”的重點應是頭背、胃腹和下肢這幾個(ge) 部位。

4、增甘減酸  春季肝氣當令,肝主陽氣。根據五行學說,肝屬木,脾屬土,木能克土,所以肝氣過旺會(hui) 影響脾髒的運化功能,甘味入脾,最能補益脾氣,脾健又輔助於(yu) 肝氣,故春季應少吃酸味多吃甘味的食物以滋養(yang) 肝脾兩(liang) 髒。

5、調暢情誌 春季應於(yu) 肝髒,在誌為(wei) “怒”,所以易出現“春怒”的現象。中醫認為(wei) ,女子以“肝”為(wei) 先天,女性在春季更容易出現肝氣不舒,動不動就發脾氣的情況,所以女性更應該控製情緒。

6、晚睡早起 養(yang) 生諺語即說“立春雨水到,早起晩睡覺”。晚睡是為(wei) 了適應春季人體(ti) 活動增多的需要,早起是為(wei) 了順應人體(ti) 陽氣的生發之性。

另外,立春節氣後的初春也是“溫病”“春溫”的多發季節,要避免傳(chuan) 染源,少接觸病患者,少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做到通風保暖,勤洗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