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諾卡菌感染
18luck线上娱乐檢驗科唐金蓉
什麽(me) 是諾卡菌?
諾卡菌屬(Nocardia)是一種專(zhuan) 性需氧放線菌,多為(wei) 腐生菌,廣泛分布於(yu) 土壤等自然環境中,不屬於(yu) 人體(ti) 正常菌群。諾卡菌屬有51個(ge) 菌種,其中對人體(ti) 致病的主要有星形諾卡菌(N. asteroides)、巴西諾卡菌(N. brasiliensis)、豚鼠諾卡菌(N. cavae)等,我國以星形諾卡菌為(wei) 主。隨著質譜技術、宏基因組測序等技術的出現,實驗室對該菌的檢測能力大大提升,諾卡菌也逐漸進入大眾(zhong) 視線。
哪些人群容易感染諾卡菌?
人體(ti) 主要通過吸入諾卡菌菌絲(si) 片段而感染,但也可通過破損皮膚或消化道進入人體(ti) ,引發感染。諾卡菌是一種機會(hui) 致病菌,一般在機體(ti) 免疫力低下時才會(hui) 發生感染。其易感因素主要有:
1.免疫力低下:如HIV感染者、器官移植患者、先天性免疫缺陷者等。
2.慢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3.長期使用免疫抑製劑:如癌症化療患者、自身免疫病患者等。
感染諾卡菌後會(hui) 有哪些症狀?
諾卡菌感染的部位不同,臨(lin) 床症狀也不同。
1.肺部感染:以星形諾卡菌常見,通過呼吸道引起的原發性、化膿性肺部感染,主要表現為(wei) 咳嗽、咳痰、發熱、胸痛等非特異性症狀。
2.中樞神經係統感染:臨(lin) 床症狀主要表現為(wei) 頭痛、惡心、發熱,部分患者可有癲癇發作以及腦膜刺激征。
3.皮膚感染:以巴西諾卡菌常見,可因外傷(shang) 侵入皮下組織,引起慢性化膿性肉芽腫組織,表現為(wei) 膿腫及多發性瘺管,好發於(yu) 足、腿部,又稱足菌腫。
4.諾卡菌還可隨血液播散到全身,如腎、胸膜、胸壁、肝、淋巴結、眼等部位,可以累及心包、心肌、胃腸道、脾髒、胰腺、甲狀腺、垂體(ti) 、膀胱等,進而出現以上器官和組織的相應症狀。
諾卡菌的實驗室檢測有哪些?
諾卡菌感染的臨(lin) 床標本類型多樣,包括痰液、腦脊液、穿刺液、膿液、血液等,主要檢測方法如下:
1. 塗片鏡檢
膿、痰、腦脊液等標本中查找黃色或黑色特征性顆粒進行塗片或壓片,然後進行革蘭(lan) 染色和抗酸抗酸染色。可見革蘭(lan) 陽性或部分抗酸性分枝菌絲(si) 。根據弱抗酸染色可與(yu) 結核分枝杆菌區別。通過塗片鏡檢可初步確定諾卡菌。
2. 分離培養(yang) 及鑒定
標本接種沙保弱培養(yang) 基和血平板,置37℃培養(yang) 。該菌營養(yang) 要求不高,繁殖速度慢,培養(yang) 24-48小時後,可見小菌落緩慢出現。一般1周左右可見表麵幹燥、有皺褶或呈顆粒狀菌落,可產(chan) 生不同色素。諾卡菌入侵肺部後由於(yu) 巨噬細胞等免疫因素的作用可變為(wei) L型,因此常需反複檢查才能證實。培養(yang) 出的菌落可通過質譜技術進行鑒定。
3.其他檢測方法:
宏基因組二代測序(mNGS)是一種不依賴於(yu) 體(ti) 外培養(yang) ,對樣本中所有微生物進行高通量測序並進行分析的檢測技術,具有更高的靈敏性。
4.生物安全防護
根據《病原微生物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管理條例》中的有關(guan) 規定,諾卡菌屬於(yu) 三類病原微生物,應在BSL-2實驗室進行操作。操作時應遵循相關(guan) 的生物安全防護措施以確保實驗人員的安全,避免實驗室感染。
諾卡菌感染後如何治療?
諾卡菌病的治療主要包括以下三個(ge) 方麵:
1.藥物治療:
首選的抗菌藥物是磺胺藥,如磺胺嘧啶、磺胺甲基異惡唑或複方磺胺甲惡唑。治療肺部或腦部諾卡菌病的療程應不少於(yu) 六周,具體(ti) 療程需根據患者病情嚴(yan) 重程度而定。如果對磺胺藥過敏,可選用米諾環素(四環素類藥物)或氟喹諾酮類藥物。對於(yu) 播散性的重症病例,可聯合使用亞(ya) 胺培南和阿米卡星。
2.外科治療:
對於(yu) 出現肺部膿腫、腦部膿腫,或皮膚、軟組織的膿腫,在抗菌藥物的治療下,必要時還需要進行膿腫引流。對於(yu) 形成瘺管、竇道的病灶,必要時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3.支持治療:
進行全身營養(yang) 狀態的支持治療,加強營養(yang) 、提高機體(ti) 的免疫力。
綜上所述
諾卡菌可引起全身多個(ge) 係統的感染,其感染途徑多樣。感染後臨(lin) 床症狀及實驗室檢測無明顯特異性,容易誤診和漏診,導致治療效果欠佳或病情加重。因此使用免疫抑製劑或免疫低下的患者出現慢性發熱伴有全身以結節或腫塊為(wei) 表現的病灶,常規抗感染效果欠佳時,需考慮可能是諾卡菌感染,應根據感染部位送檢相應標本進行培養(yang) 或mNGS以明確病原菌及早製定合理的治療方案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