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熏洗—簡便驗廉的中醫特色治療
一、什麽(me) 是中藥熏洗?
中藥熏洗是指使用中藥煎取藥汁,或以中藥散劑調入溫熱水後對病人全身或局部進行洗浴,從(cong) 而起到治療和預防疾病的一種外治方法,又叫“中藥藥浴”。小兒(er) 中藥藥浴能治療相當對的疾病,特別是對小兒(er) 濕疹、小兒(er) 發熱、風疹、麻疹、幼兒(er) 急疹、水痘、過敏性紫癜等疾病有相當好的療效,在保健方麵,針對現代人熱毒偏重而進行清濕熱毒邪,小兒(er) 健脾養(yang) 胃有良好的效果。
中藥熏洗有副作用少、費用低廉、操作簡便、安全有效、老少皆宜等優(you) 點,目前已被越來越多的患者所接受。
二、為(wei) 什麽(me) 中藥熏洗對這些疾病有很好的療效?
中藥熏洗,在中國已有幾千年的曆史。據記載自周朝開始,就流行香湯浴。從(cong) 清代開始,中藥熏洗就作為(wei) 一種防病治病的有效方法受到曆代中醫的推崇。
首先,中藥熏洗治療能經皮膚將中藥吸收到全身血脈,循行到經絡,內(nei) 達髒腑,由表及裏,從(cong) 而起到疏通經絡、活血化淤、驅風散寒、清熱解毒、消腫止痛、調整陰陽、協調髒腑、通行氣血、濡養(yang) 全身等養(yang) 生功效。
其次,中藥熏洗能直接治療皮膚及局部的疾病,如濕疹、水痘等,而且有非常好的效果。
第三,中藥熏洗是一種養(yang) 生保健的好方法,能調和全身氣血,平衡陰陽,對全身的皮膚都有非常好的養(yang) 生作用。現代醫學研究也證實,中藥熏洗後能明顯提高血液中某些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增強全身免疫力,增強肌膚的彈性和活力。
三、中藥熏洗能治哪些疾病?
1、呼吸係統疾病:如感冒、發熱、支氣管炎、肺炎、哮喘、鼻炎等。
2、消化係統疾病:如消化不良、厭食、便秘、腹脹等。
3、各類出疹性疾病如風疹、麻疹、幼兒(er) 急疹以及過敏性紫癜。
4、皮膚疾病如濕疹、皰疹等。
5、兒(er) 童養(yang) 生,健脾養(yang) 胃。
四、中藥洗浴與(yu) 普通洗浴有什麽(me) 不同呢?
中藥洗浴與(yu) 普通洗浴完全不同,普通洗浴也有疏通腠理,調和氣血作用。而中藥洗浴在此基礎上加用了中藥的作用,醫生針對不同的疾病使用不同的藥物治療。
其一,藥物通過皮膚粘膜吸收,角質層轉運和表皮深層轉運而被吸收,使藥物進入血液循環而起到全身的治療作用。
其二,藥物對皮膚局部的刺激,通過藥浴刺激可使局部血管擴張,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周圍組織營養(yang) ,激發機體(ti) 的自身調節作用,促使機體(ti) 某些抗體(ti) 的形成,借以提高機體(ti) 的免疫功能。通過皮膚的刺激作用,達到調整髒腑功能、防治疾病、恢複健康的目的。
五、什麽(me) 樣的中藥藥浴才是正規的?
中藥藥浴是一種中醫外治方法,所以應當在專(zhuan) 業(ye) 醫生指導下操作。現在社會(hui) 上有一些不講中醫辨證,不考慮個(ge) 體(ti) 差異,盲目使用不正規藥物進行治療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正規方法應當是:首先找中醫專(zhuan) 家進行診治,進行中醫辨證,針對不同個(ge) 體(ti) 選擇相對應的藥物進行洗浴。中藥洗浴最好是在專(zhuan) 業(ye) 醫護人員指導下進行。洗浴後應當在洗浴地點休息半小時後再到外麵,以防感冒。
六、中藥熏洗是怎樣操作的?
1.熏洗方法:方法有全身熏洗和局部熏洗兩(liang) 種。
2.全身熏洗:方法是將中藥熏洗液倒入清潔消毒後的浴盆或浴缸裏,加入熱水,然後把水調到適當的溫度,即可洗浴。
3.局部熏洗:本法是借助熱力和藥物的綜合作用,對局部皮膚進行熏洗。有頭麵浴、目浴、坐浴、手足浴等等。
七、中藥熏洗對小孩子有什麽(me) 影響嗎?
隻要在正規的中醫醫生指導下進行洗浴,選擇無毒副作用的藥物,嚴(yan) 格按照中藥熏洗的要求進行操作就不會(hui) 有影響。
六、注意事項
1、飯前、飯後半小內(nei) 不宜進行全身中藥熏洗。
2、全身中藥熏洗後應慢慢從(cong) 浴盆中起身,以免出現體(ti) 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腦部缺血,眩暈。
3、洗浴時間不可太長,尤其是全身熱水浴。由於(yu) 汗出過多,體(ti) 液丟(diu) 失量大;皮膚血管充分擴張,體(ti) 表血液量增多,造成頭部缺血而發生眩暈或暈厥。如一旦發生暈厥,應及時扶出浴盆,平臥在休息室床上,同時給病人喝些白開水或糖水,補充體(ti) 液與(yu) 能量。或用冷水洗腳,使下肢血管收縮,頭部供血充足。
4、臨(lin) 睡前不宜進行全身熱水中藥熏洗,以免興(xing) 奮,影響睡眠。
5、中藥熏洗溫度應適度,以免燙傷(shang) 皮膚。
6、中藥熏洗時,應注意全身保暖,夏季應避風,預防感冒。
7、外用中藥熏洗不可內(nei) 服。